星星的声音

想要听到星星的声音,就要用心去听吧!
星星的孩子—这是为自闭症孩子而取的名字。在儿童精神科里,常常需要接触他们。虽然他们有一个这么好听的名字,但是要与他们沟通确实多么困难的名字。有多少自闭症孩童的父母想方设法就是想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
有一个带着十八岁星星儿的妈妈,她多么想和自己的孩子说。可是孩子在语言方面有非常大的局限。孩子就像哑巴一样,偶尔呀呀,偶而能够发出一些有意义的言语。可是大部分的时间大家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再跟他聊了一阵子后,我也觉得很难沟通。一开始觉得说这就是相当严重的自闭症。尝试向母亲了解他的行为,日常起居。母亲说他喜欢玩电脑,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电脑上。可是偶尔他可以用键盘打出他要打的字。
哦!这让我想到之前看的一个短片说到有时候,自闭症儿童的智商并非想象中的低,只是我们不了解他们罢了。片中的自闭少女可以用电脑写出文章与自己的感受。我转向身后的电脑就尝试给孩子试试打字,也示范给母亲看可以怎么做。尝试要借用一个行为来教孩子打出Terima Kasih, Mama(谢谢你妈妈)。一开始,他迟疑了,不知道怎么做。我抓着他的手一个字母字母打。之后他很快的就能重打。母亲开到他学的这么,露出了喜悦的笑容,仿佛终于找到了跟孩子沟通的方法。
临走前,母亲要孩子打出Terima Kasih, Doctor. 孩子很快的就打出了这几个字。虽然,看似简单的几个字,我跟母亲心理都非常高兴。

其实在陪伴星星儿的过程其实非常不简单。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原来是这么难的。想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还真的是要时时回到不知的心,一直去尝试。终有一天可以倾听到他们。原来他们跟我们一样有感受会感恩。感恩他们给我上一堂课。

这部非常棒的短片,就是最好的诠释。也因为导演的感动才能把这部片子拍得这么好。借用四月二日世界自闭醒觉日来感恩这班努力的星星儿还有他们生命中的菩萨。

在儿童精神科一直非常感恩这些动人的勇士,用生命来感动生命。其实能从事这份有意义的工作(精神科医生)不是因为能助人,而是这些人一直用他们的生命来教育我,让我有所学习,也让我不断的学习放下,去感受生命中的光与亮。感恩!!!

Comments